国民健康网 > 养生 >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回溯

来源:网络2019-12-25 22: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引言】站在健康养老产业五年发展节点,识别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站在未来定义眼下。我们从国际先行国家发展历程看产业发展关键要素,回顾我国产业发展历程,对标识别产业发展阶段,从区域时差、细分产业、企业创新模式和路径,看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新特征和新机会,希望能帮助企业看准行业规律,把握产业核心要素,规划下一个五年的新发展。

  1、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全景图

  

 

  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全景图

  (数据来源:和君健康养老事业部收集整理)

  未来老年人群这一服务对象,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形成以养老产品与服务为核心、人才培训为支撑、医疗为保障、养老地产为基础、金融贯穿始终的产业核心圈层。健康养老产业核心圈层与能够承接老年群体的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形成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全景版图。本报告不为展示健康养老产业全貌,旨在深入分析健康养老产业的核心圈层及产业热点领域的发展概况与未来趋势。

  2、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回溯

  1)庞大人口基数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出生率高,我国处于人口极度年轻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迈入人口年轻化时期。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出生率大幅降低,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发展,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为止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近2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重,且老龄化速度(3.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13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1.9%,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增速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需求基础。

  2013-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数据来源:和君健康养老事业部收集整理)

  2)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六年盘点

  自2013年产业政策元年,我国健康养老由政府主导的事业化向市场主导的产业化发展,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进程。2013年至2018年的六年期间,在政策上,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措施,在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出台辅助监管政策,不断明确政府职能;在支付体系上,不断完善第一与第二支柱的同时,增强民众个人储蓄意识,增强市场消费能力,推动第三支柱在健康养老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方面,企业从初始阶段的犹豫徘徊,到市场井喷时期的慌乱盲从,再到提质增效时期的回归理性,市场不断从粗放式发展向品质化标准化方向推进。

  我国2013年-2018年健康养老产业宏观要素分析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和君健康养老事业部收集整理)

  2013年: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元年,开启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政策:开启健康养老由事业向产业发展道路。2013年是健康养老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元年”,也是“养老产业发展元年”。6月30日,民政部发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养老机构的设立门槛和基本管理标准。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进程,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概念,加大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奠定了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此后,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健康养老由事业向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

  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2013年3月20日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同年实施的养老金双轨制并轨,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养老三支柱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支付端架构不断升级。

  市场:百强房企试水中高端市场,先行企业运营管理初尝挑战。面对健康养老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大型房地产商万科在杭州良渚文化村试点高端养老地产,保利地产也开始通过投资建设和熹会老年公寓进军中高端养老市场,养老市场出具雏形。但由于老年人消费乏力、市场尚未成熟等原因,先行进入的养老企业如燕达、亲和源等,开始面临后期运营管理等经营方面的挑战。

  2014年:政策井喷,市场繁荣发展,重量级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政策:2014年为全国养老相关政策的井喷年,政策数量达30份,从养老用地、养老服务试点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4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标志着养老设施用地政策终于从顶层设计破局;11月,商务部加急发布《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商务部与民政部在健康养老产业化和事业化进程中的职责划分,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健康养老产业化运作的决心;随后商务部又发布公告称营利性养老服务业外资可进入,为同年的重量级外资进入奠定基础。8月中央财政下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在吉林、山东等8个省份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加快推进重点省市的养老市场化进程。

  市场:险资扎堆建设养老社区,重量级外资开始进入,社区养老开始成为继机构养老之后的关注点。2014年,险资主导的养老地产项目扎堆开工,除北京外,泰康人寿上海、广州的养老社区开工,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地获取养老社区项目用地的规划工作也基本完成。同年,合众人寿武汉优年社区正式竣工开业。初此之外,重量级外资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欧葆庭与南京市公共服务社区以及鼓楼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法国第四大养老机构高利泽与招商地产签署协议创立合资公司,并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养老院。2014年10月,涉足养老较早的万科,其“万科幸福家”养老品牌正式亮相,同时亮相的还有北京万科首个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万科幸福家(窦店)社区养老中心,并将业务线扩展到社区养老。

  2015年: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产业多元化发展,资本市场初识养老

  政策:从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本力量的全面参与,向引导和纠正社会资本的理性参与转移。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产业金融等成为全年政策扶持重点。2015年2月,《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并就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投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出台相关规定和优惠政策。针对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提出不同鼓励政策,加大资金扶持,鼓励PPP模式。5月,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标准进一步规范,与机构养老的标准界限更加清晰,产业化迈向法律法规阶段。4月,《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发布,养老产业在金融手段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支付:养老金并轨增强了社会公平性,缓解了养老金的入不敷出难题。2015年如果剔除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在客观上已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根据财政部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费收入3.16万亿元,支出3.85万亿元,初步测算,亏空高达6900亿。虽然财政补贴力量充足,但如果体系不能够维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必然受阻,也将让百姓对养老保险体制失去信任,甚至引发更深层次问题。并轨后,全国养老金总量增加,加之国家进一步统筹管理,有利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市场:伴随“养老+”概念的提出,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从关注单一养老功能,衍生出更为丰富的业态组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繁荣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全产业链时代徐徐拉开帷幕,养生养老、健康社区、生态养老、智能养老等组合业态形式不断涌现。除了房地产、保险、医药医疗等早期进入企业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新秀”参与到业务拓展与产业延伸中,物业公司、保健品企业、电商企业、科技公司、平台公司等新进入企业依托其入口、用户、流量等优势,产业竞争势头强劲,掀起了一番对用户和市场的激烈争夺战。

  资本:资本市场崭露头角,产业基金不断涌现。2015年11月3日,北控医疗健康收购福建福龄金太阳健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股本51%;11月5日,保利地产携手太平人寿,拟成立股权基金掘金养老产业;11月17日,天士力与泰康人寿等机构成立大健康产业基金。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纷纷试水健康养老产业。

  2016年:十三五规划元年,实力企业纷纷布局,市场并购不断

  政策: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医养结合开始落地。“大健康、社区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老年教育、康复辅具”成为国家层面养老产业重点关注的领域。2016年3月,应对人口老龄化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6月,首批50个医养结合国家级试点单位确定,标志着产业融合开始走向落地。

  支付:长期照护险试点发力,支付端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虽然《社会保险法》已经颁布,但并未明确老年人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2016年6月,人社部发文确定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另外北京市海淀区率先在2016年启动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日本、韩国、德国、荷兰等国家都已建立,此次破冰无疑为日后解决刚需养老问题提供积极的解决方式。

  市场:资本市场并购不断,大型企业单独开辟养老业务条线。2016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跑步进场,宜华健康4.08亿元收购亲和源58.33%的股份;光大控股约4个亿收购汇晨养老67.27%的股权。6月,中金瑞华收购夕悦老年医养服务机构,实际控股60%。截至2016年9月,北京超过10家国企进入养老市场。同月,第一家养老驿站集团公司成立—诚和敬养老驿站公司。7月,首开与寸草春晖通过合资合作,进军北京养老服务市场。11月,万科养老服务运营公司单独设立。先行进入企业逐渐将养老业务作为独立业务板块全方位推进。

  2017年:市场提质增速,优质标的竞争激烈,品质化标准化成主题

  政策:逐步细化落地,标准化、规范化、多产业融合为主基调,监管手段与措施陆续出台。截至2017年,健康养老的产业化已然经过五年的发展进程,开始迈入较为理性的有序发展期。一方面,2017年各部门健康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出台,奠定了我国健康养老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整体方向与框架;另一方面,在关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养老机构业务管理与发展监测等方面,多项专题政策与专项行动出台,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整治与监管成为健康养老产业化进程中“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

  市场:资本并购热度延续,专业化、标准化、可复制的运营管理能力成为资本并购宠儿。百花齐放之后,专业化的实力企业逐渐成为产业引领者与弄潮者,并成为继2016年并购狂潮之后,第二轮并购整合的优质标的,受到各方资本与跨界企业的激烈抢夺,产业竞争愈演愈烈。复星、宜华健康、碧桂园、绿箭股份等复合型集团企业,纷纷通过收购、并购等资本手段投资健康养老产业。如2017年4月,碧桂园收购北京九华山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资产,2017年5月,宜华健康公告拟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发展有限公司67%股权,2017年6月南京新百以4400万元收购禾康智慧20%的股权等。除了对国内优质健康养老企业标的的收并购,实力企业也通过收购海外养老企业,或与海外知名企业合作的形式,迅速高起点切入健康养老产业,如2017年5月中玺文商旅与美国水印合作共同开发平谷新奇世界养老项目,2017年6月佳源集团以3.27亿元收购澳洲新南威尔士州退休社区资产和业务(Broadlands),复星集团星健养老与澳洲高端养老运营商“蓝宝石控股集团(SapphireHoldingsGroup)”合资打造北京星健Sapphire香山长者公馆项目等。

  资本:香港上市公司初现,资本市场预期良好。2017年松龄护老集团(01989)与恒智控股(08405)两大养老服务公司于港股上市,多采用轻资产模式发展扩张,整体入住率均达到90%以上,上市首日受到资本市场热。对比国外养老服务领域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港股对养老服务相关公司的上市支持,时至今日,中国大陆尚未出现以养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市场的资本运作有待向更加多元化、高层次与规范化方向努力。

  2018年:持续降低进入门槛搅动市场,完善政府职能支撑产业发展

  政策:热度不减,落地执行力度加强,支持领域更加多元化。2018年9月《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降低准入门槛。6月《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鼓励外资进入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渠道、物流成本、出入境便利等方面提供支持。

  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职能划分逐渐明确,支撑产业发展。2018年3月,卫计委正式更名为“卫健委”,侧重拟订医养结合政策措施,主要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协调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同时,职能调整后民政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标准,同时承担福利事业“三定方案”公布,并新增设养老服务司,对养老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养老服务主管单位级别的调整与单设,预示着国家在养老产业化推进落地层面,更加关注政策落地的针对性、系统性与有效性,养老产业市场化进程将迎来从政府到市场层面的多元化、落地化发展。

  支付:再次提升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切实增强老年群体养老支付能力。截至2018年末,我国人均GDP达到64600元,以6.69汇率计算,尚未达到1万美元的水平。为增强养老支付能力,《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明确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将补贴切实落实在老年人个体身上。

  市场:市场布局逐渐拉开梯队,资本并购渐冷。早期进入的养老企业多已凭借自身的资金、技术、团队、资源等优势形成在业内的规模优势,如泰康已完成布局全国15个养老社区的网络式布局,椿萱茂夯实北京市场后逐渐向成都、天津等城市拓展,万科养老以“怡园、嘉园、随园”三大品牌在全国持续布点等。2018年,在早期进入者先行一步的背景下,养老产业布局的第二梯队开始发力,如深圳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开业,龙湖发布养老品牌椿山万树。国企仍有新进入者不断探索健康养老发展道路,如同仁堂第一个养老实体项目粹和康养天坛生活馆正式营业,由厚朴投资、首旅置业和中国健康养老集团三大股东共同设立的首厚康健养老公司在京启动项目等,养老产业的市场化布局仍在持续。但纵观过去的一年的资本市场收并购,在企业市场进入和布局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投融资与并购市场却相对冷却和理性,这与优质养老标的大多名花有主且收并购成本居高不下有较大关系。

  3、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关键要素总结

  3、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关键要素总结

  中国与美、日、英、澳四国养老产业发展进程对比图

  (数据来源:和君健康养老事业部收集整理)

  综上所述,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在短短6年之内虽然波澜起伏年年有主题,但从长线的脉络规律来看,仍然遵循国外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重要拐点要素的具备将是推动产业阶段化迈进的关键力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多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为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时间距欧美日晚近40年,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时间更是距美国有着近60年的差距。除却时间的差距,我国老龄化进程较快,相比欧美日快近30年,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健康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明确全球有借鉴意义国家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及关键影响要素,将对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预示与警示作用。

  总结英美日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进程可以发现,除了老龄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保障水平之外,在此基础上的支付体系构建与完善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也至关重要。综合来看,我国目前虽然老龄化进程逐渐提速,政府职能及政策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与落地,但却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够背景下的养老消费端支付能力有限的现实问题。建立在老龄化基数上的老年人口消费购买力的提升,是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市场端爆发的决定力量。当前我国老年人消费能力与水平距离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完成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三支柱支付体系的完善将是必由之路,其中已开始试点实施的长期护理保险,以及政策端逐渐引领的养老商业保险等,或将推动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市场端的改革。除此之外,健康养老产业爆发必将是全面的,在养老服务也市场逐渐成熟之后,养老用品、康复辅具、老年金融等业态势必会被拉动起来,而市场化运作带动的产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提高,势必会倒逼资本市场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广泛关注。

  虽然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从整体来看仍然处在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的初期阶段,相较于日渐膨胀的市场热情,基础政策保障环境的不完善、老龄人口规模与结构的不对等、消费意愿的持续低温、消费能力的整体不足、市场化机制的不确定等,均称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但从长期来看,关键拐点要素的不断疏通,也势必会带来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阶梯式迈进。健康养老产业本身为服务业,回归“长周期、稳增长”的产业属性,短期内的问题与困境,也绝不会阻拦我国健康养老产业长时间周期的持续增长与爆发。

[ 责编:admin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