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网 > 观点 >

启思医例:TIPS术后六次肝性脑病入院病例分享

来源:网络2025-02-21 12: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病例情况-

  一般资料:男,57岁,2023年3月7日因“间断黑便、呕血3年,再发5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曾行胃镜下治疗。

  住院期间诊断:酒精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住院1周后药物止血后,行TIPS手术治疗。

  住院期间发现血糖升高,诊断2型糖尿病。

  查体:神清,一般营养状态可,面色晦暗,贫血貌,皮肤巩膜无度黄染,颜面部及前胸可见蜘蛛痣,心肺未及异常,腹部饱满,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质韧,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

  01

  住院检查

  

  实验室检查

  凝血五项:PT 14.3秒↑、PTA 72.98 %↓、INR 1.78↑

  肝功:AlT 17.3U/L,AST 21.9,ALB 32.5 g/L↓、TBIL 20umol/L↑

  血浆氨:25umol/L

  HGB:77g/l。

  

  影像学检查

  上腹部CT(增强扫描):肝硬化,肝囊肿,脾大,少量腹水,侧枝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内多发RN可能性大,随诊复查。肠系膜上静脉内栓子形成,血栓可能大,结合临床。

  胃镜:食管静脉曲张(重度)(Lemi,g,Lgf,D1.0,Rf1)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曲张静脉内镜下治疗后改变,门脉高压性胃病伴糜烂。

  术前影像学表现

  02

  治疗过程

  ►

  TIPS手术

  TIPS支架:80mm;

  术前测压36mmHg;

  术后测压16mmHg。

  术后影像学表现

  患者住院10余日,术后病情平稳出院。

  

  疾病转归

  患者此后肝性脑病反复发作,6次于我院住院治疗,多为1-2级的肝性脑病,均采用戒酒,护肝,门冬氨酸鸟氨酸静点、六合氨基酸静点调节氨基酸代谢醒脑,乳果糖口服酸化肠道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03

  病例总结

  ►

  病例特点

  患者TIPS术后半年内,肝性脑病反复发作,先后住院6次。

  发病的危险因素:患者的门脉压力非常大,为36mmHg;穿刺点位于为肝内门静脉分叉处;使用了质子泵抑制剂;糖尿病;患者出血及术后胆红素明显升高,PT延迟,肝功恶化。

  患者肝功恶化可能与患者大出血及TIPS术后分流导致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肝血供减少,肝细胞功能进一步受损相关,从而导致血氨升高诱发HE。

  ►

  治疗要点

  肝性脑病发病期

  1、加强支持,去除诱因:一般营养支持,如去除便秘,大量蛋白质的摄入,加强肝性脑病的健康宣教,积极治疗糖尿病,经历过口服调节无效后,改为胰岛素调节血糖。

  2、药物治疗:重点在于减少氨的产生、促进氨清除、减轻炎症反应。常用药物为门冬氨酸鸟氨酸静点、六合氨基酸静点、乳果糖口服、乳果糖灌肠、利福昔明口服,护肝降黄等。

  3、手术治疗:因为患者目前肝性脑病可控,药物治疗效果尚可,暂不考虑行限流手术及封堵术,肝移植术是晚期肝硬化的最终治疗手段,但患者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不予考虑。

  肝性脑病缓解期

  患者第一次出院后建议其应用乳果糖及利福昔明口服,1个月后再次发病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患者继续应用乳果糖及利福昔明,间断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患者仍然再次发病;最终患者按时足量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口服,脑病发病较前减缓,间隔时间延长,最后一次住院是因为患者合并乙型流行性感冒后出现反应迟钝,其发病较前几次明显减轻。

  加用一段时间的门冬氨酸鸟氨酸口服后,患者的肝性脑病及肝功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这可能与该药物能调节氨基酸代谢及护肝的功能有关,也可能与患者的术后时间超过半年有关,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数来观察。

  该患血糖控制后脑病的发病也明显减少,最近一次的发病可能与感染“乙流”有关,因此对于TIPS术后肝性脑病并发症的防治也是多角度的。

  

[ 责编:wuchenglin88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