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节的到来,让一些想做近视手术的人有了时间、也动了心思。
于是大多人“蠢蠢欲动”,却又“摇摆不定”,可能在医院门口徘徊过无数次,但是差那么临门一脚。为了摘镜查过的资料比写毕业论文时还要多,可终究抵不过一句“别人告诉我的”。
所以我们到底能否相信广告说的那样快速神奇、还是他人的经验更可信,亦或是近视手术到底是否有隐藏风险......一起来好好说道“我们以为的近视手术”和“真实的近视手术”是否一样?
一、了解近视手术,关键看这两点
在进入正题之前,小编想给大家先看一组我国近三年来的近视手术的相关大数据:
从这方方面面的统计是可以看出来,中国整体是已经迎来了近视手术的摘镜热潮,接受过近视手术的人已经累积有100万+。
不过它依旧是一种选择性手术,而每一个想要摘镜的人需要的是安全。
但是,“做完后是否会又近视?”、“虽然说大家现在都挺正常的,但还是害怕老了之后更容易瞎”......这样的质疑声也持续不断。
所以,可以看得出来近视手术安稳性的关键点,也是大家担心的是风险的可控性+后遗症的发生率上。
关于这两点问题的具体内容,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大家得好好做足功课了!
二、风险,如何能被把控住?
1、手术前,有硬性的指标要达到
▶先达到这两个基本条件:
先是年龄问题。想要接受近视手术的人建议得年满18周岁,因为成年人由于眼球的发育已经完善,那么视力也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再是度数要求。近视度数在近两年不能有太大变化,如果你的眼睛度数每年都加深50度以上,这说明你的近视还在进展期。
“近视手术不是把您的眼球变成不近视的状态,只是把您的角膜做成一副眼镜。您的眼睛本身还是近视眼的结构,眼轴还是长的。所以对于那些近视眼本身还在发展的,眼轴继续增长,度数自然会往上涨。”
所以视力不稳定、还在继续发展的话,应该延缓进行近视手术。这是安稳性的第一道关卡。
▶再通过严格的术前检查
有网友曾经吐槽过:
“手术几分钟,可是术前的检查竟然有十几、二十多项,花了我两个小时。结果出来后却告诉我没法做手术了,这真的不是在花冤枉钱吗?”
先上结论:这不是在花冤枉钱!近视手术的术前检查十分有必要。因为严谨又严苛的检查过程正是安全的基础,它从源头上排除了禁忌情况。
在经过这一系列大量缜密的术前准备工作后,会进一步筛选出了不适合做近视手术的人。
2、手术中,眨眼了怎么办?
只要经过术前检查认可的,也便拿到了近视手术的资格入场券。但是不可避免地,人会出现紧张问题。
“如果我在手术过程中不小心眨眼了,是不是手术便会失败了,眼睛会瞎了?”
实际上是这样,手术过程当中会在你的眼皮上放一个开睑器。
你可以眨眼,但是你眨眼的力量是抵抗不了开睑器对你的眼睛的支撑力的,所以对手术没影响的。
总而言之,在手术过程中几乎没给医生或者想要摘镜的朋友犯错的机会。
三、后遗症,发生率有多高?
大多人反馈的这些术后出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近视本身导致的问题。二是要分清楚后遗症≠手术后恢复期的症状。
一种情况,近视眼本身的底子是近视的。即使不做近视手术,医学上也是建议每年做好眼检查的,看看有无病变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第二种情况,像常见的一些术后不适如夜间眩光、重影、夜间视力下降、眼干等问题,通常是轻微、暂时且可干预的,不影响正常生活。
这是因为做完手术后,虽然我们的眼睛第二天便可正常使用,但是眼睛还有一个恢复期3-6个月,随着恢复期的结束这些问题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从近视手术技术本身,还是各个环节风险把控,都共同为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建立起了一道“护城河”。